「森林療癒怎樣才有效?」
這問題我想好久,去年香港演講前一晚突然頓悟出來,要感謝香港朋友帶我一覽香港大自然美景,靈感湧現。現在剛好有時間細細將經驗寫下。
「良好的環境」
森林環境隔離大部分都市的污染,移除環境中影響健康的負面因子(像是空汙與噪音),提供舒適的環境條件,以及開闊舒適美觀的活動空間有益於健康。所以良好的環境是很重要的因子之一。
「抽離」
可是如果單純只要環境好、人就健康,那山上或是鄉下就不會有病人了。我的朋友問我「森林不是都有療癒的效果,為什麼山上還是有生病的人?」影響健康的原因很多,良好的環境可以改善健康狀態,可是不是全部。老化是生命中的一部分伴隨而來的可能就是疾病,自然環境或有幫助可是影響有限。要維持健康的方式很多種,偶爾抽離日常生活環境,離開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常生活,去渡個假讓煩惱的是一掃而空,維持心理健康,心理健康了身體就健康。對於都市人來說外界刺激稀少的戶外環境就提供這樣抽離的功能。學者的研究結果也指出戶外環境的隱私的功能包括允許情緒釋放、避免自我受他人干涉,個人能擺脫日常角色並得到安寧,使壓力得到釋放。可生活在山上的人就不一定了,舉個有趣的例子,以前在某一森林遊樂區帶森林療癒活動,參與學員都是林務局員工,進行五感體驗時某學員說到:「老師,沒錯這邊都很漂亮看起來很療癒,可是我看過去都在擔心對面是不是有山老鼠在盜伐,精神沒辦法放鬆啦。」這就是一個很有趣的反例,因為山上是該學員日常生活工作所在地,他沒辦法抽離,所以在心理上無法放鬆,或許此時到百貨公司購物,才會有愉悅的心情。我們在德國參訪時,教授也有提到會安排患者住在較遠的療養地才有休閒放鬆的效用。
「沈浸」
最後,森林療癒要有效的話,學員要能夠融入於自然當中。這不是所有人都辦得到,有的人一上山就開始滑手機,或是收音機一開邊走邊聽所有自然體驗都不見了(還吵到別人),人在自然中可心不在其中,健康促進的效果就會打折扣。這時候森林療癒師的功用就來了,可以以一些小活動幫助學員以五感親近大自然,我們的研究發現,自己獨行(strolling alone)明顯有助於副交感神經的提升,森林療癒嚮導帶領(leading by a forest therapy guide)明顯有助於情緒的改善。
#森林療癒師認證課程
#備課漢模式啟動
#波士頓小日子